养老金2035年将耗尽?别慌!美国社保18年后可能也耗尽


文章导读

近日,一篇题为《养老金2035年或将耗尽结余,80后恐成为无养老金可领的第一代》的文章,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文章援引社科院《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数据,清晰指出了80后可能面临的养老金枯竭问题。

对此,尽管人社部很快回应称媒体对中国养老金制度理解不到位,但大家的养老焦虑并没有被消除,很多年轻人都担心等自己退休的时候,没有养老金可拿。


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放松一些,既然发现了问题,就会寻求解决的办法。而且,养老金不足的现象,在地球上不算“稀奇”。据了解,美国社保2037年也可能耗尽。


美国二战之后的“婴儿潮”(从1946年至1964年),成就了整个美国发展黄金阶段的基础——婴儿潮一代上大学了,大学就开始大量扩招,有了教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婴儿潮一代开始买车了,汽车行业就开始发展,婴儿潮一代开始炒股了,资本市场也开始兴旺;现在婴儿潮一代开始退休了,退休产业也会发展。


本来看起来一切都很完美,但婴儿潮一代偏偏有个趋势,都不爱生孩子,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就不可逆转。


那么,既然东西方两个大国都遇到相同的问题,到底是中美两国自己的问题?还是养老金制度的固有特征导致的呢?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政府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的基本生活条件。社会保障支出就是一种政府的财政转移性支出。


那么,什么是转移性支出呢?它是指政府在公民之间再分配购买力的支出。这种支出表现为资金无偿、单方面的转移(如社保保障支出、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财政补贴支出、捐赠支出、债血管利息支出等)


说白了,社保体系的基本逻辑就是让我们这些正在工作的人去补贴已经退休的人。


自从德国发明社保制度以来,这种不平衡发展的可能性就一直存在,只是谁也没有预想到,全世界的人口老龄化会来得那么快,我国政府尤其没有想到。


对于养老金耗尽这个问题,与其焦虑,不如主动面对,看看先进的经验是怎么解决这个焦虑的。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在养老问题上开始探索从观念到手段的革命性改变,出现了变额年金制度(DC制年金),也就是确定供款制的养老金模式,美国的401K、香港的强基金,都是这种模式。


说白了,就是你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收入,定下你要交的费用,专款专用,不会被政府转移性支付给别人,用这个钱在未来弥补自己养老金的缺口。在年金的积累期,回报是多少,取决于投保人或者参与计划人愿意承担的风险。


这个过程首先是基于规划。国外通行的“理财规划”教材里,做这种“确定缴费型的退休计划”,要分成若干步进行规划:如何确定自己的目标,估算退休所需金额,估算以后的收入,计算通货膨胀,计算弥补制的金额,等等,然后才开始执行这种确定缴费型的养老计划。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说美国的401K计划:

401K计划,本质上就是一种确定供款型的养老金计划,一般来讲是由企业和员工共同制定计划,企业和员工一般按照1:1的比例共同供款,同时员工这一部分的可以税前纳支。


供款进入的401K计划的账户,就是员工本人的账户,谁也挪用不了,员工可以天天去看着账户的表现。


这个账户也没有被谁统筹,从最保守的投资组合到最激进的股票,都可以投资,最后到底能够得到多少收益,风险自担。


你可以自行投资,也可以咨询自己专属的理财顾问。理财顾问会协助你按照规划的步骤——确定养老目标,确定收入,评估缺口——根据这个来进行投资建议。


401K计划已经被美国公认为“养老的基础”,尤其在过去20年间还在工作的人群中。


因为美国人看到了社会养老金转移性支付本身所存在的问题,感到焦虑,才想到了401K计划这么一种解决方案。实际上就是把焦虑具象化,把养老缺口提前预测,然后调用现有资源,去弥补缺口。这就是一个规划的过程,定制自己的退休养老计划。


经过70年的实践,以美国401K计划、香港的强基金这类变额年金为代表的产品,已经占据了这些地区养老金产品市场的70~80%的份额,即使在金融海啸发生的2008年,401K计划也没发生崩盘,可见变额年金制是能经受得起市场考验的。


那么我国会不会也推出这种类似美国401K的税优计划呢?目前虽还没有相关消息,但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收入,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定制一个资产组合,自己建构一个类似美国401K计划的计划,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