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唐代“离婚协议”这么写!

7月28日下午,两位知名演员宣布离婚,但彼此祝福“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这八个字,其实早在唐代人离婚时的《放妻书》中就已出现。从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代文献中可以看到,彼时的几纸情意绵绵、饱含祝福与释怀之愿的《放妻书》,文字清雅通俗,宽怀包容,即使是离别,也有着对彼此的美好祝愿。此外,一些《放妻书》也被学者认为其实是以《放妻书》为名,实为《放夫书》的离婚书。

其实,“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这八个字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敦煌出土的唐代《放妻书》。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了大量古代文献,研究发现其中有12件离婚文书——《放妻书》,多数是唐代的。阅读这些“放妻书”,会感到一对对唐宋夫妻从纸上活了过来,正商议着如何好聚好散。

放妻书


盖说夫妇之缘,伉俪情深,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幽怀合卺之欢。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仇隙。若结缘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怨,故来相对。妻则一言数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羊一处。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之所以称“放妻书”,是因为在夫权制度下,妻子通常从夫而居,离婚后丈夫就要放妻子回归本宗。


通常,唐代放妻书在内容上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重温夫妻感情


谈及夫妻感情,都说恩深似海,义重如山。说到同床共枕,都会想起当初新婚喝交杯酒时的欢愉。

世间但凡能成为夫妻的,定是前世三生结下的缘分,才换得今生的夫妻一场。夫妻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夫妻又如同梁鸿孟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彼此深爱对方,心心相印。


第二部分    叙说离婚理由


多年的情分,夫妻相处和睦;多年的积怨,由爱生恨。

如果夫妻姻缘不合,就好比是一对冤家,常常横眉冷对,处处针锋相对。妻子碎嘴碎舌,喜欢东家长西家短,丈夫动不动就翻脸,久而久之便心生厌烦,搞得夫妻之间势同水火,就像猫和老鼠一样憎恨对方,又像狼和羊一样各怀鬼胎。

既然两人的心思不同,又没有共同的语言和想法,还不如尽早通知各自的亲友,就此分手,先前彼此互赠的东西,物归原主。


第三部分   离婚祝福


希望娘子离开后,重梳蝉鬓发髻(盛唐流行发型),用胭脂描画眉黛,完美地展现你那轻盈柔美的身姿,再嫁个达官贵人,过着情投意合的“琴瑟和鸣,起舞弄清影”的生活。愿自此解开心结,放下恩怨,更不要相互憎恨,宽人宽己,彼此开心生活!


第四部分  涉及扶养费等


最后,尽做夫君的责任和义务,给娘子备好了一些衣物和米粮,恳请收下。衷心祝愿娘子永远幸福安康、永远年轻漂亮!


这是唐代放妻书的基本书写格式。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形,除了有《放妻书》,实际上还有《放夫书》。如范摅《云谿友议》中记载:颜真卿为抚州刺史,邑人杨志坚嗜学而居贫,其妻以资不足,索书(放妻书)求离。杨志坚以诗送之:

平生志业在琴诗,头上如今有二丝。

渔父尚知溪谷暗,山妻不信出身迟。

荆钗任意撩新鬓,明镜从他别画眉。

今日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

尽管这首诗确有“和离”(唐律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之意,但妻子还是认为不符合“放妻书”的格式,于是“持诗,诣州公牒,以求别醮”,希望官府支持判离,好另嫁他人。最后,倒是支持了杨妻的诉讼请求,但颜真卿却以其“休夫”伤风败俗,杖二十!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即便是离散,曾经的结合也是上辈子的结缘,而后琴瑟不悦也同样是宿世结了冤家。解开二人心结,唯有“一别两宽,各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