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眼观察】庞氏骗局:2H2O+催化剂?=2H2↑+O2↑

编者按:随着青年汽车进入破产清算,一场“水变油”喝水就能跑的闹剧也初步的画上了句号,对于行业而言,水氢汽车究竟值不值得做现在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答案,青年汽车也只不过是新能源净化大潮中的一段小小的浪花。

 

杭州青年汽车正式破产

据人民法院公告网破产文书,因为杭州青年汽车有限公司的破产财产已经分配完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二十条之规定,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已经于20191021日裁定终结杭州青年汽车有限公司破产程序。此外,伴随着青年汽车破产的还有掌门人庞青年20余次被列为失信名单,据天眼查数据显示:青年汽车集团的法定代表人是庞青年,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青年汽车共有7条被执行人信息。此外,还有25条失

信被执行人信息,原因均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烧水的车,骗补的局

今年5月份,《南阳日报》头版发表名为《水氢发动机正式下线,市委书记点赞!》的文章。其中根据青年汽车的介绍,青年水氢燃料不用加油,也不用充电,只需要加水,“海水、污水都可以当“水氢车”,续航就超过了500公里,轿车甚至可以超过1000公里。消息一出,舆论瞬间高潮。


那么青年汽车所用的水氢燃料技术原理是什么呢?具体是这样的:在车顶安装一个蓄水箱。据悉车内有一种特殊的转换装置,可以利用一种特殊的催化剂,将水转换为氢气(2H2O+催化剂=2H2↑+O2↑)。然后,经过两次过滤后再输入氢燃料反应堆,产生电能。之后,电能可以驱动车载电机和引擎,从而推动汽车行驶。至于这种催化剂是什么?青年汽车解释为:

由很多研究生、博士生组成的团队研发而成,暂时还没有申请专利。

 

因为这个“新能源”项目,青年汽车不断获取国家政策性的补贴,光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青年汽车就获得了1.18亿元财政补贴,除此之外,青年汽车还曾经在海宁、连云港、济南、泰安等多地“作案”,没有一个项目成功“落地”,背后皆是以造车的名义,套取国家补贴。显然,庞青年的“套路”能屡屡得逞,充分暴露了当地政府对于新能源风口的“饥渴”。但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只看到了新能源的“风口”,却忽略了其中的“风险”。

据目前可查资料显示:庞青年名下共73家公司,这些公司被法院强制执行56次,行政处罚5次,被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数量高达168次,最新一次为今年225日。判决书显示,青年汽车拖欠贷款,将近5年未支付。事实上,青年汽车是有偿还欠款的能力,庞青年与其公司的这种行为用老赖来形容是不为过的。2016年至2019年间,青年汽车至少已有5次被申请破产,但青年汽车提出资产大于负债、破产程序将不利于债权人利益最大化等异议。法院最终判定不构成法律规定破产条件,驳回申请。不过目前来看,杭州青年汽车已被正式破产,其控股公司青年汽车集团也将面临着唇寒齿亡局面了。

后记

其实 “骗”也好,“合作”也好,庞青年喜欢找地方政府合作,一方面看准了政府的“政绩需求”以“汽车”项目为诱饵,承诺创造就业、税收;另一方面,庞青年也看中了政府部门“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追债时也仅限于合法手段,不会出现极端追债的情形。青年汽车今天的结局或许早已在庞青年的预料之中,但这样的闹剧还能在今天上演,也是历史开倒车的一种表现,恰好反映了个别地方招商引资和政府投资的盲从性,暴露了个别地方政府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防范的薄弱环节。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对一些大型项目的招商引资担负着投资、建设、管理的责任,这就需要政府领导在宏观科学决策上、招商引资、立项谈判论证等方面多参考政府法律顾问的意见,提高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风险与防空能力,切不可”搞面子工程“”拍脑袋决策,以牺牲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代价捞取所谓的“政绩”。